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水稻幼苗冻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发布日期:2022-04-18 09:48:32 来源:水稻研究室 王俊义 点击次数:0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基础,保证苗全、苗匀、苗壮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如果幼苗受冻害,就难以达到壮苗标准,因此,对受冻害的幼苗一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才能使水稻丰产增收。

   水稻在幼苗期(包括水稻种子萌动发芽、出苗至三叶期)遭遇连续几天的低温天气,就会给稻苗造成生长迟缓、植株发黄、叶干甚至死苗的现象。

   一、水稻幼苗发生冻害死苗的原因

   1、水稻幼苗期遇到气温低于10度,且连续时间在3天以上,大多秧苗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

   水稻种子萌发最低温度是10℃,最适温度是30℃,最高温度是40℃左右。在30℃的温度条件下发芽快而整齐,若温度高于40℃则会抑制幼根、幼芽的生长,甚至使其灼伤,低于10℃,种子即停止发芽。

   10℃是水稻幼苗生长的温度界限,当气温低于10℃稻苗也会停止生长,连续3天以上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甚至有可能会被冻死。

   2、水稻秧苗期如果连续多天阴雨绵绵,光照不足。就会造成水稻幼苗全株叶色转黄,首先在植株下部产生黄叶,随后部分叶片现白色或黄色至黄白色横条斑。这是因水稻幼苗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就会停止,没有了养分的供应就会生长迟缓变黄甚至死亡。

   二、水稻幼苗受冻害的补救措施

   1、覆膜育秧:秧苗发生冻害后,天气转晴时,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开始揭膜通风,缓慢提高棚内的温度,避免秧苗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2、水稻露地湿润育秧:用水将厢面淹没,水位的深浅根据秧苗的高度确定,一般在3厘米左右,这样以水调温可减缓冷害。

   3、改善育秧田间的小气候:当遇到连续多天低温时,每隔2天更换新水1次,充分补充水中氧气,待天气转暖后逐渐排水。也可采取普通的“浅水勤灌”方法,即傍晚在秧田里灌水过夜,第2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使夜间秧田的温度变化不大,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4、对受冻较轻的秧苗,不宜直接追施化肥,但可喷施叶面肥加速秧苗恢复,促进秧苗的生长。

   如果天气转晴后马上撒施尿素,不仅根系不能吸收,反而会将刚发的幼嫩新根烧死,从而加速秧苗的死亡。因此,对受冻的秧苗,不能急于追施化肥。对已受冻害的苗床,可以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秧苗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