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小麦“一增三促233”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2-08-29 09:59:55 来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周子凡 点击次数:0

   小麦“一增三促233”丰产栽培技术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加强田间管理促分蘖、促转化、促大穗,实现亩基本苗20万、有效穗30万、产量300公斤的目标。

   一、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较好的汉麦7号、川麦43、绵阳31、汉麦5号、川麦93、西科麦4号等优良小麦品种。

   二、精细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晾晒地块,水稻田开好三沟排湿降渍。播种前,及时翻耕或深松整地,深度20~30厘米,要做到随耕随耙、耙细耙平。

   三、科学播种

   小麦高产播期为10月15~25日,亩播量12.5~17.5公斤。播期早,播量适当减少,播期晚,播量适当增加;土壤肥力较高地块播种量宜适当减少;10月25日后播种的亩播种量应增加至17.5~20公斤;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害。要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墒情以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为宜,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灌增墒,水分偏多时要及时开沟排湿散墒。播种后及时耙耱,沉实土壤,确保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

   四、合理施肥

   按照每亩300公斤产量目标,坚持施足底肥、适时追肥,积极示范应用缓释肥。每亩施用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3~5公斤。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的氮肥结合整地,一次性作底肥施入,其余30%氮肥作苗肥和腊肥两次施入,同时增施拔节肥。

   五、加强田管

   (一)早施苗肥促分蘖。小麦3叶期施苗肥,按15%的氮肥用量趁雨抢墒撒施,促进根系生长和植株分蘖早发,提高分蘖力,为小麦构建高产群体打好基础。

   (二)冬春肥水促转化。12月底至元月初,当日平均气温降到7-8℃时进行冬灌,低于3℃结束。结合冬灌,按15%的氮肥用量及时追施腊肥,提高植株耐寒能力,促进麦苗安全越冬,防止早旱和倒春寒。无灌溉条件的要根据苗情抢雨施肥,促弱转壮。没有冬灌田块要在返青前及时春灌增加土壤墒情,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三)施拔节肥促大穗。小麦拔节期生长快、需肥量大,要结合地力、苗情及时追施拔节肥,亩增施尿素1~5公斤、100克磷酸二氢钾混合撒施或叶面喷雾,可防止后期脱肥,预防倒春寒,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加穗粒数,促大穗。

   六、绿色防控

   (一)病害防治。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重点,落实药剂拌种,夯实防治基础,加强监测普查,采取“打点保面”的防治策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大田普防,严防扩散蔓延。

   (二)虫害防治。重点防控蛴螬、蝼蛄等害虫,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实施土壤处理。

   (三)草害防除。播种后至出苗前采用广谱性除草剂进行封闭化除;小麦返青前选用适宜农药机械化学除草。推荐用量和方法严格按照农药登记执行,一般在杂草2~4叶期、日均气温大于5℃的晴天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四)一喷三防。在小麦抽穗后至籽粒灌浆期及时进行“一喷三防”。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菌、杀虫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叶面肥等混配液,防治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喷施营养型叶面肥或调节剂,以延缓植株衰老,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七、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小麦植株旗叶及茎秆转色变黄、籽粒完熟时适时抢晴收获并及时晒干,确保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