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一增两促保丰收233”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一增两促保丰收233”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强管理、促分蘖、促大穗,实现亩基本苗20万、有效穗30万、产量300kg的目标。
1.选用良种、药剂拌种:选择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较好的汉麦7号、川麦43、绵阳31、汉麦5号、川麦93、西科麦4号等优良小麦品种。推荐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为害。拌种后应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
2.开沟排湿、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晾晒地块,水稻田开好“三沟”,高产栽培技术排湿降渍。播种前,及时翻耕或深松整地,深度20-30cm为宜,要做到随耕随耙、耙细耙平。
3.适期播种、增量增苗:高产播期为10月15-25日,亩播量12.5-17.5kg。若播期早,播量适当减少;播期晚,播量适当增加,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播种量宜少。如遭遇秋淋天气播期推迟至10月25日后播种的,亩播种量增加至17.5-20kg。要做到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耕层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在适宜墒情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播全苗。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造墒,水分偏多时注意排水降渍。播种深度3-4cm,播后及时耙耱、沉实土壤,力争达到一播全苗。
4.配方施肥、减施增效: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产量水平每亩300kg,亩施用纯氮8-10kg、五氧化二磷4-6kg、氧化钾3-5kg。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的氮肥在播前整地时一次性作底肥施入,其余30%氮肥作苗肥和腊肥。积极引进示范应用缓释肥减施增效技术。
5.科学管理、两灌两促:(1)早施苗肥促分蘖。3叶期施苗肥,按15%的氮肥用量抢雨前撒施,以加快小麦苗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冬前分蘖早发,提高分蘖力,为小麦构建高产群体打好基础;(2)冬春灌促转化。冬灌是保苗越冬、早春防旱和防止倒春寒危害的重要措施。12月底至元月初,当日平均气温降到7-8℃时进行冬灌,低于3℃结束,此时“夜冻日消”利于粉碎土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冬水春用,促进根系发育。结合冬灌,按15%的氮肥用量及时追施小麦腊肥,缺乏灌溉条件的要抢雨前施肥,以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促进小穗、小花分化,同时提高植株耐寒能力。对没有施用底肥或底肥不足、群体小、麦苗生长瘦弱、叶片发黄的麦田,应结合浇水加大追施尿素用量,以促苗升级转化。没有冬灌田块春季要及时春灌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和倒春寒危害,促进小麦返青生长;(3)施拔节肥促大穗。春季小麦生长发育逐渐加快,到拔节期生长极为迅猛,易导致脱肥,此期要结合地力、施肥量和群体个体情况,视苗情分类管理,及时追施拔节肥,亩用尿素1-5kg、100g磷酸二氢钾混合撒施或叶面喷雾,可预防倒春寒,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加穗粒数、促大穗。
6.绿色防控、一喷三防:一是对小麦条锈病,采取“打点保面”的防治策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大田普防,严防扩散蔓延。二是对虫害,重点防控蛴螬、蝼蛄等害虫,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实施土壤处理。三是对草害,注意适时除草,推荐土壤墒情适宜时于播后苗前采用广谱性除草剂进行封闭化除;冬季与春季应针对麦田杂草种类,选用适宜农药机械化学除草。杂草2-4叶期防除,在日均气温大于5℃的晴天,进行茎叶喷雾。一般小麦田杂草多为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可选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农药与防除阔叶杂草的农药混配,随配随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推荐用量和方法严格按照农药登记执行。四是“一喷三防”。在小麦抽穗后至籽粒灌浆期及时进行“一喷三防”,在叶面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混配液。通过一次施药,防治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喷施营养型叶面肥或调节剂,以延缓植株衰老、增加粒重、促大穗。
二、小麦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1.开沟排湿:针对持续秋淋天气,要加强开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及时开沟做厢,一般厢面宽3-4m、沟宽21-24cm、沟深15-21cm,做到沟沟相通,并常清理“三沟”。借助有限的晴好天气,降低田间湿度,创造适宜播种的土壤条件。积极推广豪丰牌等开沟机开沟排湿。
2.种子包衣:选用川麦42、川麦107、汉麦5号、汉麦7号等优良小麦品种,播前先对种子进行精选,晒种1-2天后再用药剂拌种,选用27%酷拉斯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2.5%咯菌腈悬浮剂拌种,随拌随播。
3.适期播种:10月18-25日抢晴播种,秋淋天气播期可延长至11月上旬。每亩播量控制在20kg左右,田湿泥烂的亩播量可增加到25kg。
4.化学灭草:在播种前1-3天,选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0g兑水30kg,均匀喷施于田间杂草及残茬上,进行除草和杀死残茬;对播前化学除草效果差的田块,小麦出苗后,在杂草3叶期,单子叶杂草亩用3%的甲基二磺隆30ml、双子叶杂草亩用20%的氯氟吡氧乙酸50-60ml进行喷施。
5.平衡施肥:由于免耕小麦底肥施在表土层,一般提倡使用小麦专用肥或复混肥,施用碳铵的农户需将其溶于尿水或清水中泼施于田面,若直接撒施易烧种、烧苗。在亩施1500kg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氮(N)11-12kg、磷(P2O5)5-6kg、钾(K2O)5-6kg,将总氮量的70%和全部磷、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剩余30%氮肥在12月底至元月初结合冬灌追施。针对免耕小麦后期易早衰的特点,要重视叶面喷肥,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间进行叶面喷施磷、钾肥或氮肥,一般在乳熟期以前喷施1-2次、7-10天喷一次,可用1%尿素加0.1-0.2%磷酸二氢钾,用量每次每亩稀释液50kg左右。
6.覆盖稻草:播完后,用稻草直接覆盖,掌握薄盖不露的标准,切忌过多过厚盖草或漏盖。一般一亩稻草覆盖1.5-2亩为宜。
上一条: 油菜抗淋播种技术
下一条: 直播油菜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