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小麦主推品种及丰产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3-03-08 13:19:31 来源: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小麦主导品种及新品种简介

 1.主导品种

 川麦43(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3)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品种,在汉中市全生育期211天左右。株高8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长、略披。穗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粉质-半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27万,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6.9克。

 汉麦7号(审定编号:陕审麦2019022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品种,在汉中市全生育期平均208天,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病抗寒性好。平均株高83.25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上挺,茎秆弹性好抗倒伏,熟相好。穗纺锤形,黄壳,长芒,琥珀色粒,籽粒硬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30.74万,穗粒数38.5粒,千粒重42.15克。

 汉麦5号(审定编号:陕审麦2005009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品种,在汉中市全生育期平均207.3天,大穗大粒,抗病性好。平均株高85cm左右,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下披,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穗长方形,白壳、顶芒、红粒、半硬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6.3万、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5.3克。

 2.新品种

 川麦93(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01)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品种,在汉中市全生育期211天左右,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平均株高86厘米,株型松散,旗叶宽披,穗层整齐,熟相中等。穗长方形,白壳、长芒、白粒、粉质、饱满度好。平均亩穗数21.1万,穗粒数50.4粒,千粒重42.5克。

 汉麦9号(审定编号:陕审麦20220021号)

 特征特性:半春性中熟品种,在汉中市全生育期平均208.5天,抗病抗逆性好、丰产稳产,尤其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至近免疫。平均株高79.6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窄挺,秆矮抗倒。穗纺锤形、长芒、黄壳、淡红粒、半硬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7.6万,穗粒数42粒,千粒重43.3克。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本次发布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以小麦“一增三促233”技术为核心的小麦栽培技术。

 一、技术概述

 小麦“一增三促233”栽培技术是以汉麦5号、川麦43、汉麦7号等为主推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加强田间管理促分蘖、促转壮、促大穗,实现亩基本苗20万、有效穗30万、亩产量300公斤的目标。与传统种植相比,亩增产达50公斤以上,亩均节本增效超过200元。

 二、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汉麦7号、川麦43、汉麦5号、川麦93等。

 (二)精细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晾晒地块,开好“三沟”排湿降渍。播种前,随耕随耙、耙细耙平。

 (三)科学播种

 小麦高产播期为10月15-25日,亩播量12.5-17.5公斤。种子播前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适墒播种,播后及时掩盖,确保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

 (四)合理施肥

 每亩施用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3-5公斤,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的氮肥一次性作底肥施入,其余30%氮肥作追肥施入。

 (五)加强田管

 小麦3叶期将15%的氮肥趁雨抢墒撒施,提高分蘖力;结合冬灌,及时追施15%的氮肥作腊肥,促弱转壮;小麦拔节初期亩增施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氢钾100克混合撒施或叶面喷雾,预防倒春寒,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加亩穗数、穗粒数,促大穗。

 (六)绿色防控

 播后出苗前使用封闭除草剂进行化除,小麦返青前选用小麦田专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为防治重点,落实药剂拌种,抽穗后及时进行“一喷多防”,同时,喷施营养型叶面肥或调节剂,以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七)适时收获

 籽粒完熟时抢晴收获并及时晒干,确保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