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农业技术结硕果 秋粮生产喜丰收
发布日期:2023-09-05 16:12:14 来源:陕西农村报记者 姚远 点击次数:0

 9月2日,艳阳高照。汉中水稻进入成熟时期,阵阵稻香飘来,一片秋收景象。

 今年是汉中实施水稻、玉米“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的第一年,全市11个县区共建设2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6个千亩高产示范片、6个万亩丰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2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5.3万亩。现在粮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对“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的检验。


image


 走进汉台区青禾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勉县农场、勉县老道寺镇沙家庄村和城固县文川镇文星村水稻种植基地,这里是汉中市水稻“百千万”丰产示范基地、稻油轮作周年“1253”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基地、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

 

image


 走进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汉中综合试验站陕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及五个示范县示范基地。科技人员从全国试验中,筛选出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熟期适宜等特性的品种,集中展示水稻品种有60余个,华浙优261等品种长势喜人。站在田埂,金灿灿的稻穗低垂着穗头,微风摆弄着稻穗,传来稻穗间的细语,也传来农民朋友丰收的喜悦。“发挥品种优势,实施水稻‘两增一控’技术,是发展汉中大米产业的基础。”,汉中综合试验站站长王胜宝研究员说。

 

image


 在勉县老道寺镇南营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胡长明将刚从地里收获的玉米棒子脱粒后晾晒在路边。“我今年73岁了,家里承包了40亩地,套种的玉米和大豆,都是机械化耕种,现在玉米已经成熟了,要趁好天气晒干颗粒归仓。”正在路边晾晒玉米的胡长明乐呵呵地说。

 

image


 在勉县周家山镇春风村和勉县老道寺镇南营村,这里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的是玉米和大豆,玉米种植采用的是机械播种。两行玉米、三行大豆长势都很好。春玉米已经成熟,收割机从地头开过,玉米秸秆被粉碎还田,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子收获仓中。

 

image


 在南营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省农技总站副站长王阳峰走进地头,弯下腰拨开枝蔓仔细察看颗粒饱满的大豆。“这个基地种植技术规范,玉米、大豆品种选择得好,大豆结得繁,颗粒饱满,玉米棒子也很大,田间管理也很精细,几乎看不见杂草……”王阳峰说。

 

image


 “要掌握品种和技术两个关键点。”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主任刘亮说,以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为核心,围绕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打破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环节相对独立、衔接不够紧密的缺陷,坚定不移开展“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推广小麦“一增三促233”、油菜“一增三控332”等丰产技术。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

 

image


 通过行政推动,种好“四块田”,即各县(区)的书记指挥田、县(区)长样板田、局长高产田和专家攻关田,发挥科技服务队作用,全程跟踪开展技术指导,将核心技术进行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打造粮油高产示范区,为粮油丰收奠定基础。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