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全市茶叶、蚕桑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进农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业务素养,3月19至22日,中心培训科组织培训班60余名学员赴安康市汉滨区、平利县、紫阳县及石泉县开展现场教学。
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刘营村蚕桑专业合作社,正高级农艺师陈正余传授了良桑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讲述了一位从16岁就开始养蚕,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到如今发展为全省小有名气的养蚕专业户刘保珍的奋斗故事;观摩了依托双龙国际生态旅游区,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的理念,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建设标准化茶叶种植示范区的新农高现代农业园区;行走在陕茶一号种苗繁育基地,春风阵阵、茶香袅袅,学习了坡地斜面修剪技术,60㎝土层熟稔耕作要点,茶网蝽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与茶叶采摘、加工、保鲜及储运营销等知识,读懂了一身泥土气、两袖茶飘香的陕茶一号育种人王衍成不忘初心、传承匠心的精神内涵;田珍茶叶基地集茶叶生产、技术培训、休闲观光、茶事体验、民宿康养、研学旅行和机械推广于一体的体系建设,推进了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融合发展;蒋家坪女娲凤凰茶叶示范区、洪福茶山、平利绞股蓝博物馆、紫阳焕古茶庄、魔芋包观光茶园,生动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递着如何借助领袖效应、专家团队及政企结合、农旅融合,做大做强其品牌的先进经验;丝源之路发详地、鎏金铜蚕出土地石泉,让“鎏金铜蚕”活了起来,丰厚了蚕桑文化和丝绸产业,增强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历史自豪感和探索、坚韧、奋进的丝路精神,还有池河镇的万亩桑海、丝路硒谷,看到了蚕桑副产品利民致富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
每到一处,学员们都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并和现场教学的老师和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积极请教,现场气氛热烈。学员通过现场教学在实地观摩中获得真切体验、在互动研讨中激发潜能思维、在应用案例分析中提升效率能力。
四天的考察学习,使学员们感慨万分、获益匪浅。在研讨交流中,学员们紧扣研讨主题、立足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这次培训学习内容接地气,讨论问题有深度,现场沉浸式体验感悟深刻,首先要注重绿色防控,提升农产品品牌质量;其次要结合本地特色,讲好地方故事、挖掘非遗文化、用活地方元素;要做好农文旅融合,“三产”融合,以文旅为依托,延伸、拓宽、深化产业链;产业发展历经时间的沉淀,新的时代赋予了茶产业新的活力,让我们以科技赋力,搭乘时代“智慧快车”,产业赋能,践行生态循环发展;文化附魂,绘就茶叶振兴画卷;“三茶统筹”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新茶经”,更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培训班完满落下帷幕,载着满满的收获、带着深深的希望,学员们将纷纷奔赴农技一线,为做强特色产业、擦亮优势品牌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产业融合旺,振兴有希望。中心将继续高站位展望全市茶叶和蚕桑全产业链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培训指导,落实关键技术,不断推动我市茶产业和桑蚕业提质增效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实现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精彩蝶变助力赋能。
下一条: 汉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