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2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粳稻生产技术岗站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县隆重召开。
会议阶段,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9位岗站专家先后进行专题报告。副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王克剑研究员,从水稻单倍体育种技术、水稻功能标记鉴定平台及水稻分子身份证系统等详细讲解了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其中水稻分子身份证能够解决品种侵权的问题;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曹立勇研究员,以水稻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及其育种利用为题,重点讲述在水稻株型、粒型、分蘖、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改良,并获得功能基因,培育新品种;东北中部稻区粳稻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吉林省农科院严永峰研究员,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苏省农科院张亚东研究员分别对各自省份粳稻育种现状及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稻飞虱防控岗位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傅强研究员,就蛀杆类、吸汁类、食叶类、食根类害虫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土壤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岗位科学家、东北农业大学彭显龙教授以《基于土壤供氮指标的粳稻施氮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作了报告;纹枯病及稻曲病防控岗位科学家、沈阳农业大学魏松红教授,重点讲述了多重PCR和LAMP检测水稻种传病害及防控策略;沈阳综合试验站、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马作斌副研究员围绕北方粳稻分子育种实践与思考进行了详细讲解;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站长、新疆农科院王奉斌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新疆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现场观摩阶段,参会人员先后到新疆农科院察布查尔水稻试验站育种基地、新疆兵团六十八团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稻作文化馆、新源县水稻生产田、伊宁市水稻生产田进行现场观摩。与会人员了解了新疆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积极打造优质水稻品牌,培育出适合新疆稻区种植的新粳21、新粳9号、新粳伊2号、新粳伊4号、新粳伊101、新农粳1号及新粳香5号等水稻品种并积极示范推广。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中心科技人员了解了北方地区水稻资源优势,有效促进北方地区水稻资源共享与合作,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好促进体系内育种技术和材料的交流。
下一步,汉中试验站将充分借鉴新疆、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优化陕西水稻种植布局,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努力推动陕西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陕西省水稻育种及推广工作提供中心科技支撑。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王克剑研究员,岗位科学家曹立勇研究员、傅强研究员等岗位专家及五常试验站、哈尔滨试验站等90余人参会。中心科技人员、汉中试验站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