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搞好我县8.3万亩油菜生产任务,深入推进油菜种植整建制建设,做大做强油菜产业,全力打造“最美油菜花海”,建好油菜“百千万”丰产示范基地与油菜休闲观光旅游景观,农旅融合发展,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稳定粮油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镇巴县出台五大举措确保来年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量稳定提升。
明确目标,稳定面积
按照“保证面积、稳定区域、连片种植”的原则,重点抓好精品观花线路沿线和“三路一线”可视范围油菜种植工作,杜绝出现裸露地、撂荒地现象。重点做好观花3条线路(一是县城--长岭--仁村--黎坝、二是县城--渔渡--盐场--赤南、三是县城--长岭--三元--简池--大池)区域的油菜种植工作,推进油菜规模连片种植,积极打造一批生态路、景观路。我县油菜从9月份开始陆续进入播栽期,县上提早谋划,将任务逐级分解到村、落实到户,发动群众抓住“非粮化”整治关键期,做到能种则种、宜种尽种,坚决制止冬季农田季节性撂荒。同时组织干部结合播栽工作加强督导指导,对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发动,进一步加大督促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力度。
科学指导,建好示范
扎实做好技术培训,强化田间技术指导。根据农户耕作习惯,因地制宜全面推广油菜“一增三控332”高产栽培技术,加快推进油菜种植进度。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油菜抗秋淋应急准备工作,鼓励农户适当多备种、多育苗,直播油菜适当加大播种量,以防止出现秋淋化苗造成缺苗断垄;指导群众对播栽油菜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草害的预防;对缺苗断垄的地块要及时补苗,确保油菜苗壮苗齐。借助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产油大县项目的推进,县农技中心筹措资金210万元购买油菜种和肥料,免费发放给示范基地及油菜种植大户。以油菜主产的赤南镇、黎坝镇、简池镇3个镇为主,建立3个千亩示范片;以长岭镇的新房坪村、平安镇的桑园坝村、渔渡镇的渔渡坝社区、简池镇的李塘村、盐场镇的天井社区建立5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百千万”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县20个镇(办)建立新品种油菜示范点20个,实现辐射带动效应。
狠抓育苗、巡回督导
充分依托自然资源,发挥油菜传统种植优势,综合考虑油菜扩种潜力分布区域的资源、基础条件、种植意愿和难易程度等因素,严格按照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提前做好油菜育苗、直播等工作,选派技术人员分东、中、西三片深入生产一线,积极推广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及时跟进扎实做好油菜育苗指导。包抓片领导巡回检查督导油菜育苗、播栽情况,重点关注精品观花线路沿线和“三路一线”可视范围,了解油菜种植进度,认真听取种植农户心声,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油菜种植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对已直播的油菜及时间苗补苗、施肥防病防虫除草,促进苗情转化。前期干旱对油菜苗有影响的尽可能挖掘一切设施及地块,在空闲大棚、坡耕地采取薄膜拱棚的方式开展应急育苗,油菜苗移栽不够的种植户积极协调购苗,尽最大可能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确保今年油菜育苗工作。农时不延、标准不降、措施不减。已完成应急育苗800余亩,间苗补苗1.5万余亩。
分类指导,确保质量
根据今年苗小、苗弱、播栽推迟等实际情况,紧抓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及时抢栽抢播,力争种满种足;对移栽油菜加强管理,促进提早返青;对晚播、晚栽油菜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及时匀苗间苗;对浸水积水低洼田块监测退水情况,组织抽水设备尽快排尽积水,保证应种尽种、应播尽播不留空白。此外,苗期是油菜病虫草害危害较重的时期,加上今年秋冬季气候异常,病虫草害极易发生,采用油菜专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的办法防治油菜草害。移栽前对苗床喷施菊酯类农药,油菜带药移栽防止苗床病虫带入大田。同时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草害的危害损失,确保播栽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大田播栽7.8万亩,完成93.9%。
合理施肥,培育壮苗
针对今年苗情生长极不平衡、气候变化较大的实际,当前油菜生产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制定了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加强苗情监控。对长势较差的适当增加了追肥施用量,促进早发壮苗;对长势偏旺的适当控氮增磷钾肥的施用量,力争壮苗越冬;对缺硼较重的油菜田块加大硼肥的施用量,防止春季花而不实,促进冬前早发,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为明年油菜夺取丰收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苗情调查,我县油菜一类苗占25.3%,二类苗52.6%,三类苗22.1%。同时将防止冻害作为今年油菜田间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严防冻害。一是在冬至来临前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壅蔸,防止根部冻害。二是清沟降湿,保持三沟畅通,预防渍害、病害发生。三是采取玉米秆、稻草等秸秆覆盖等措施,增温保水。四是对生长过旺的油菜田采取控旺措施,促进植株矮壮和根系发育,提高油菜的抗寒防冻能力。
上一条: 带你了解大蒜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