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召开了西乡县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关键技术措施观摩会。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农技中心各领导、各站(室)负责人参加观摩。
观摩团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西乡县猕猴桃品种试验研究资源圃(果园生草综合调控技术)、堰口古城村嘉果园猕猴桃基地(有机肥堆沤减肥技术)、堰口肖家湾基地(水稻两防一喷飞防技术)、城南水东山水田园基地(红薯新品种试验增效技术)、杨河黄池社区利民基地(稻渔共生区生物农药防控技术、冬闲田绿肥还田减肥技术、稻田养鸭减肥减药技术)等示范片。
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小气候,改善土物理性状,改善果树根际环境,激活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促进矿物质转化和土壤熟化,能抑制杂草生长。豆科草根上产生的根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可提高果实品质,明显增加干物质含量。
微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功能,把动植物废弃物进行渥堆发酵,制作成腐熟的有机肥。通过该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当地废弃农业资源,施入土壤后可明显改善理化性状,提升肥力。每亩施用2吨可减少化学肥料用量25公斤以上。
今年西乡县开展水稻“两防一喷”无人机飞防1500亩,亩用药量40毫升,较农户施药减少1次,施药量每亩减少165毫升,累计减少用药0.2475吨,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减轻农业环境面源污染。
我县承担了省农技总站安排的红薯新新品种引进试验,安排鲜食型品种14个,叶用型品种2个。通过试验将促进陕南红薯品种更新换代,加大特色红薯品种引进种植力度,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对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配合稻渔共生示范,解决好水稻病害控制问题,农技中心采用“短稳杆菌”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达到化学农药零使用,既保护了水生动物的安全,又保证了水稻丰产。
全县水稻茬冬闲田种植绿肥面积650亩,种植品种以紫云英为主搭配毛苕子。近年的试验示范结果来看,绿肥亩产鲜草量紫云英3300公斤、毛苕子3800公斤、箭筈豌豆1280公斤。绿肥还田后,水稻化肥用量较往年减少25%以上。
稻田放养鸭子,在其觅食戏玩时,可起到浅耕的作用,抑制了田间杂草的生长,减少了稻水象甲、稻蝗等害虫的发生,粪便又能肥田,从而达到了稻田减肥减药目的,实现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这些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发挥了较好作用。西乡县将以本次观摩会为契机,深入挖掘技术潜力,为农业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