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2024年全市农技推广工作意见
发布日期:2024-03-15 09:15:57 来源: 点击次数:0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种业推广服务和培训等各项工作,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五个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根据省级业务工作站工作安排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部署,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24年,全市农技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央1号文件和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立足支撑行政、引领体系、服务基层职责,聚焦粮油大面积提单产工程,聚焦种业振兴行动战略部署,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作用发挥,持续推进耕地地力提升和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全力拓展农业生产绿色发展路径,努力实现提单产、增效益、做示范、抓创新综合目标,为实现粮食生产高起点、高基数再夺丰收,夯实“三农”工作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粮油生产稳面积提单产

   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10万吨以上。全市油料作物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油料产量稳定在20万吨左右。水稻、油菜、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油作物主推技术应用面积均衡提升,粮食单产增长3%以上。各类示范基地带动效果明显,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蔬菜生产保供给增效益

   确保复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300万吨以上。设施蔬菜以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为主,大力推广“三改一提”技术,推动老旧设施及基地改造提升,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集约化育苗、多层覆盖、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一批“一年三茬”、年收益2万元以上高效种植模式。特色蔬菜要优化品种和种植模式,发展“粮菜轮作”“菌菜轮作”模式,打造“面积过万亩,产值过亿元”的蔬菜单品产业。高山蔬菜加大“一新二改三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实现由单一叶菜类向多样化转变。以豇豆、韭菜、芹菜“三菜”为重点,落实“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三)特色产业提品质促增收

   1.食用菌产业。以香菇、木耳为主的袋料食用菌栽培规模达3.2亿袋、地栽食用菌3万亩,产量30万吨以上,培育500万袋以上重点镇10个、100万袋以上的专业村10个、10万袋以上的示范户20户。

   2.中药材产业。全市推广以元胡-水稻轮作生态栽培、附子高产高效栽培、天麻有性繁殖与高产栽培为主的中药材生产技术10万亩以上,全市中药材种植和抚育面积稳定在129万亩以上。

   3.果业产业。突出果品“早熟”优势,加快全产业链打造,推进汉中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果业面积达到53.38万亩,总产量69.85万吨。柑桔扩大早熟品种种植比例,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猕猴桃发展总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各县区根据自身优势及特点,适度发展区域特色小众水果。

   4.蚕桑产业。全市实现年养蚕2.5万张,年产茧1200吨。

   5.魔芋产业。魔芋切块繁殖、有性繁殖、芋鞭繁殖等魔芋多途径繁育技术全面应用,平地起垄、六线四行种植技术和“玉米-蓖麻-魔芋”、“瓜蒌-魔芋”、“中药材—魔芋”等套种模式和林下魔芋生态栽培模式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魔芋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

   (四)绿色农业提质效强保障

   1.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推广。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0%以上,病虫预报准确率85%以上,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全市绿色防控面积350万亩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以上,农药零增长。

   2.耕地质量持续提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50万亩以上,技术覆盖率91%以上,化肥减量增效高效技术推广面积270万亩以上。

   3.农业投入品管理有序有效。按照质量抽检要求完成省市主管部门下达的农药、肥料质量抽检任务。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规范化运行管理。开展全市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检查,对35家经营限制使用农药门店做到全覆盖;指导好种子、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宣传贯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落实地方和农药生产经营者、使用者回收责任和义务。

   (五)种业发展保安全促振兴

   1.抓好种业创新转化。积极做好优良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展示、示范推广,进一步优化农作物品种及其布局意见,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逐步提升种子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

   2.做好种子质量抽查。全面开展三杂一麦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做到重点集镇市场、关键门店、骨干品种全覆盖。深入开展转基因安全检查,运用试纸快检技术对育种南繁、品种试验、种子生产、销售经营各环节开展转基因筛查,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3.强化良种基地建设。强化国家制种大县和省级制种重点县建设,提升基地“五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地作用,扩大制种面积,提高制种质量和制种机械化程度,提高制种产业效益,提升汉中油菜制种占全国市场份额。

   4.强化种业指导服务。指导种子企业和经营门店有序做好生产经营,指导育种企业(单位)做好育种和南繁,指导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全面做好种业统计、种业信息服务和备供种组织与用种调度。

   (六)教育培训抓创新重实效

   1.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培训基层农技员500人。培训全市农广校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乡土专家50人。开展全市农林水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网络培训1000人。

   2.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高质量完成省级下达的全市培训任务1500人。

   3.不断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农技人员培训要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受训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跟踪指导服务,发挥他们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示范引领,均衡增产。一要深入实施粮油“百千万”丰产示范工程。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建设好百亩核心攻关田、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带。通过“百千万”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单产提升。推广以“邡油777”为代表的粮油优质品种,推行水稻机插秧、油菜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两增一控”高产栽培技术、油菜“332”丰产栽培技术、小麦“233”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冬早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稻油协同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稻油轮作“1253”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大豆全苗增粒栽培技术、玉米增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二要大力抓好“四个田”建设。要紧紧依靠行政推动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积极打造书记指挥田、县长样板田、局长高产田和专家攻关田,行政推动和技术示范有机结合,聚各方之力,扩大集成技术覆盖面积。要根据农时季节,提前选择落实地块、配套技术措施,通过建立领导包抓样板田,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建成一批“吨粮镇”“吨粮村”。三要不断加强示范基地建设。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果业、蚕桑技术推广中要统筹用好各类项目,持续建立各类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面积。要大力示范推广蔬菜产业“三改一提”技术、稻菌轮作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元胡-水稻轮作生态栽培、柑橘新品种高接换优技术、猕猴桃林下仿生态栽培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以及魔芋切块繁殖等技术。

   (二)坚持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成立市县技术服务队伍,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实际需求作为核心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到农民需要“随叫随到”,进而为农技推广服务树立新形象。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要不断向各界专业人士学习,与农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学习与交流,充分掌握当前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明确农户的真正需求。县区推广单位要做好农技指导服务工作的规划,构建完善的指导服务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指导服务途径,打通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未雨绸缪,防灾减灾。要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防重于救”等理念,积极主动入位,主动避灾、科学防灾,切实减轻农业灾害损失。一是主动担当防灾减灾责任。各县区要根据本地灾害风险情况,制定农技服务工作计划,建立技术服务责任制,坚持主业主责,主动服务。二是强化各类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主动与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分析研判灾害天气发展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媒体发布预警信息。三是积极做好灾后技术指导服务。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做好农情调研,准确掌握不同产业受灾状况,分类发布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和防范措施,抓住防灾减灾窗口期,进村入户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管理中遇到的灾害问题,确保技术措施落地见效。

   (四)坚持技术集成,“五良”融合。以项目为支撑,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通过项目带动“五良”融合。一是引育结合、突出良种。大力引进、筛选、培育、推广适宜本县区发展的优良品种,积极示范推广我市选育的新品种;二是机艺融合、突出良法。各县区要引导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各类技术试验,通过科学、细致的试验,集成熟化一批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种、管、收高效管用的技术;三是宜机先行、突出良田。通过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四是装备先行、突出良机。要与农机技术单位通力协作,大力引进推广高效、绿色、安全、智能农机装备,不断提升种植业农机装备水平,特备是适宜丘陵山区机械化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和适宜于蔬菜、果业、食用菌、中药材生产的高效农业机械,使科学种植技术发挥最大效益;五是创新机制、突出良制。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适宜新的要求,发挥新的作用,提供强力支撑。

   (五)坚持创新手段,提高效能。一是拓展和改进技术推广手段,应用新媒体办好“农技微课堂”。以农技服务人员为主体,以微视频为载体,开设网络实用技术培训课堂,采取在生产中边学习、边操作、边讲解的形式,传授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和现代农技科技知识,使农技服务对象在较短时间内更直观地掌握农技实用技术。各县区要加强“农技微课堂”视频的拍摄,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农技推广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响力。二是积极发挥高素质农民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作用。要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要积极引导高素质农民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引领作用,让他们成为我们农技推广工作的补充和延伸。要积极组织这些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作用,把他们的经营实体办成我们的示范基地,引领和助力我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

   (六)坚持自身建设,提升素能。要坚持党建引领,共促融合,提升各单位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在人员减少、任务加重的新形势下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负责任的农技推广队伍,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水平开展。各县区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多渠道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工作。要强化阵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提升试验示范水平。要加强单位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服务氛围,不断提升农技推广单位的整体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