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桑园地面积水严重,对桑树生长和当前蚕桑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为进一步降低洪涝灾害对蚕桑生产的影响,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疏通桑园沟渠,及时排水降渍。
洪涝灾害后,要及时疏通桑园内畦沟、中间主沟、四周围沟和外沟,做到沟沟相通,尽快排除渍水,雨止田干,防止桑园长时间浸渍。特别是低洼桑园受内涝浸渍,应组织人力及时疏通渠道、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树烂根。中间主沟和四周围沟要求沟宽、沟深50cm以上,畦沟要求沟宽、沟深各20cm以上。桑园四周再挖深宽各60cm左右的排水沟。蚕室护坎、护坡和园区道路受损处,要及时清理淤泥、滚石、砂砾等,受损的园区道路要做好加固和安全防护措施处理。
二、加强桑园巡查,适时培土补株。
灾后要及时巡查桑园,了解雨水对园区的冲刷、浸渍形成的树体受损、缺株等受害情况,实施应急措施。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于雨水冲刷严重,造成土壤沟蚀、桑树体倒斜和树根裸露的桑园,应尽快扶正桑树树体,用好土培实根部,及时填土保根;二是若雨水浸渍时间过长,造成桑园缺株较多,应在10-12月或来年2月中下旬选择大苗补栽或更新;三是完全水毁桑园待冬春栽植季节予以补苗;四是对于损失较大的桑园,可间作青菜、白菜、菠菜、萝卜等,以减少损失。
三、加强肥培管理,抓好病虫防控。
桑园经雨水冲刷或浸渍后,桑树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桑园容易出现肥料流失、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情况,应加强肥培管理,适时开展病虫草害防控,适时采取如下技术措施:一是中耕松土。待桑园土面稍干时,要及时耕翻,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中耕松土宜浅,深度以10—13cm左右为宜,尽量避免损伤正在恢复的根系。可根据土壤和桑树生长情况,中耕1—2次;二是加强肥培管理。灾后桑树根系受损,吸收肥水能力下降,不宜立即进行施肥,而是应采取根外追肥的措施。一般可选用0.2%的尿素,配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5—7天追施一次,连续追施2—3次。待树势恢复后,再进行土壤施肥;三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要适时清除杂草,挖除病株,加强病虫测报,根据虫害发生状况,合理使用农药,控制桑园树体病害和虫口密度。
上一条: 强降雨天气下食用菌安全生产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