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旱情,对“三夏”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广大农技人员在全力指导服务各县区抗旱抢收抢种的同时,坚守科研岗位,高效严谨、按时完成各项试验的夏收夏种工作。从实验田到天汉大地,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技术优化生产,让科技的“金种子”在广袤农田生根发芽,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攻关,筑牢良种根基
“三夏”农时不等人,在中心韩塘与新校试验基地,农机轰鸣,人手不停,育种团队头顶烈日,加班加点有序开展育种材料的夏收与夏种。
新校基地油菜育种材料收割
留坝油菜夏繁基地播种
新校旱作基地,油菜研究室的育种团队的繁忙收获已进入尾声,今年收获的6000余份小材料、320个小组合蕴含着育种人的心血和希望。连日加班收获还来不及休整,他们又带着新的组合前往留坝夏繁基地播种加代,为培育抗病性更强更优质的良种,破解生产难题,他们一刻也不停歇。
小麦选种工作
小麦试验田里,旱作室的育种人员穿梭在麦田,仔细比较记载每一份材料的麦穗和长势,妥善收集保存小麦育种所需的亲本材料。据了解,小麦团队已收获3500余份亲本及杂交后代材料、筛选出35个优良新品系、200余份新创制育种材料,完成10余组生产、栽培试验。
豌豆与蚕豆的资源收集保存试验也顺利完成,收获63份豌豆材料,72份蚕豆材料。
小麦试验田旁边,一列列玉米小苗茁壮生长,科学运用玉米抗旱播种技术,保障今年玉米各项试验顺利开展。当前,700余个玉米组合鉴定试验,3000份玉米种质资源材料已全部出苗,进入田间调查管理阶段。
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间苗定苗,苗期田间调查记载
在韩塘试验基地,平田、插秧齐头并进。水稻育种人员加班加点播种水稻新组合(新品种)300余个,种植水稻种质资源及各类育种材料约10000多份,预计到6月10号左右全面完成各项试验的插秧工作。
水稻大面积插植育种小材料
示范推广 服务三夏生产
三夏期间,科技服务与技术推广如火如荼的展开,各业务站忙碌在县区田间地头、试验示范田,开展主推技术推广示范、试验收获测产等工作。
土肥站开展秸秆还田试验采样、主推技术示范宣传
品管科开展油菜品种展示试验记载与收获
蔬菜站在示范田开展试验调查,为主体大户做蔬菜抗旱生产技术指导
农技站技术人员在水稻机插秧现场培训会开展技术讲解
下沉一线,指导抗旱生产
中心六个科技服务队主动出击,深入各县区田间地头,开展油菜、小麦规模主体测产与三夏生产抗旱技术指导,对农户在夏收夏种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线下现场指导,线上微信群、农技微课堂讲解的方式,及时答疑,广泛宣传良种良法,助力三夏生产。
第一科技服务队在洋县开展规模种植主体测产工作
第二科技服务队在宁强县大安镇桑树弯村,开展规模经营主体市级油菜小麦测产工作。
第三科技服务队在南郑区法镇、牟家坝镇开展规模经营主体油菜小麦测产工作
第四科技服务队在西乡开展三夏生产技术指导
第五科技服务队在勉县开展规模种植主体测产工作
第六科技服务队在城固粮油单产提升项目田间复测阶段验收
从试验田到万亩示范方,农技人员的身影始终与大田生产紧密相连。“三夏”大忙,科技赋能,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核心目标,中心以科研攻关、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为抓手,为稳粮增收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