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是使种谷较快地吸足达到正常发芽的含水量(40%左右),促进发芽整齐。达到稻种萌发要求的最适水分所需的吸水时间,水温30℃时约需30小时,水温20℃时约需60小时。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种子养分外溢,且易缺氧窒息,造成酒精发酵,反而减低发芽率和抗寒性。杂交稻种子不饱满,发芽势低,采用间隙浸种(日浸夜露)或热水浸种的方法,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水稻多种病害均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种子经过消毒,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种;吸水不足时,应换清水继续浸种。凡用药剂消毒的稻种,都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以免影响发芽。浸种时要确保用药量、用种量、兑水量准确,保证浓度;要先配药液后浸种,药液配制确保均匀。
浸种时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天,淘洗干净,露3-5个小时;然后用“5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1天,淘洗干净,露3-5个小时,再用清水浸1~2天。用25%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可以比强氯精时间长一点,一般可以1-2天。药剂浸种后一定要用清水淘洗干净。
自然水温下,一般汉中3月底4月初浸种时间需要5天,4月中旬需要4天,4月下旬仅3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