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水稻生产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4-07-19 15:46:16 来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张雅秋 点击次数:0

   一、排水降渍。当前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水稻田排水时应注意:降雨期间及时排水,让水稻露出水面;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

   二、扶苗洗苗。淹没时间在24小时内的稻田,当水退后应立即扶苗洗苗。对部分受淹过顶且淹水时间较长的水稻,水位下降后要及时清洗叶片上的泥浆,捞去漂浮物,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三、及时追肥。受涝泽影响,田间肥料流失较重,应及时追肥,根据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钾肥2—4公斤。也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75—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1—2次。

   四、防治病虫。一是对已发生叶瘟病的田块,推荐咪鲜胺、嘧菌酯等防治,发生较重的田块每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二是对地势低洼稻田、排水不良、密度过大的田块要及时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措施:可选噻呋酰胺、戊唑醇、己唑醇及其复配制剂等兑水重点喷稻株中下部,注意均匀周到。三是加强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监测,及时防治。稻纵卷叶螟及稻苞虫可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或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进行防治;稻飞虱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异丙威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