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玉米生产救灾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4-07-19 15:49:19 来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张雅秋 点击次数:0

   一、尽快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渍害程度。通过挖排水沟等方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尽早将沟渠清理通畅,避免玉米植株在积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提高土壤的透气效果,防止发生玉米植株根系腐烂现象。若玉米植株叶片上有大量污泥沾染,需要及时清洗干净。

   二、及时开展中耕松土。渍害后,通过中耕可以将表层与底层土壤之间的毛细管水通道切断,破除土壤板结,在表层土壤中形成疏松的覆盖层,利于深层水分的快速散失,起到防止渍害发生的效果。

   三、做好倒伏玉米植株的管理。进入拔节期后,玉米植株的倒伏角度小于45度,不需要进行人工扶正,5—7天后可自然恢复到直立生长的状态;若玉米植株在大喇叭口期之前发生渍害倒伏,不需要人工扶正即可自行直立;若玉米植株进入到抽雄散粉阶段后出现渍害、倒伏现象,需要进行人工扶正,若玉米植株倒伏程度严重,可采取多株捆扎的方式、互相支撑,降低危害、减少损失。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涝灾后,玉米田间含水量过多、湿度过大,病虫害发生概率增大。茎腐病的防治,可选择多菌灵等,对根部、茎部喷施或者灌根,每7天1次,连续至3次。叶斑病,可选择苯甲·吡唑酯、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在玉米处于拔节到喇叭口期进行玉米螟防治,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等防治。防治病虫害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物质,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能力、增加防效。

   五、辅助授粉,增加穗粒数。当前我市部分夏玉米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此次降雨可能导致玉米果穗出现秃尖、结实率降低,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辅助授粉措施,一般可在玉米植株花丝吐齐后5天内开展辅助授粉。在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同时,结合中耕松土亩追施纯氮5公斤,为玉米籽粒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氮肥,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增加结实、实现高产。

   六、合理施肥。降水过多会导致玉米田间流失速效性养分。玉米属于需肥量大的作物,一旦发生涝灾后易导致缺肥病症,叶片的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色、淡绿色,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导致玉米籽粒减产。应及时施入氮肥,亩施尿素7—10公斤,或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利于玉米籽粒更快地灌浆成熟。

   七、及时改种。若出现绝产绝收的情况,需要及时选择短季作物种植,如白菜、萝卜、大豆等,以降低洪灾造成的损失。